3岁遭父母遗弃,24岁揽奥运5金成22冠王,成名后父母求原谅_陈若琳_跳水_比赛

3岁,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,她却遭狠心抛弃,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了残酷地转动。

谁能想到,这个被命运“判处死刑”的小女孩。

21年后竟然站上了奥运的最高领奖台,手握5枚奥运金牌,同时拥有22个世界冠军头衔。

当她功成名就时,消失多年的父母竟突然现身,哭着请求原谅。

这背后,到底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?

跳台上的陈若琳,无疑是名副其实的跳水女王。

但现实生活中,她是一个被亲生父母“遗弃”的可怜女孩。

在 3 岁的时候,陈若琳的父母离婚了。

展开剩余88%

母亲带着哥哥去了加拿大,父亲却抛弃了她。

转眼间,她变成了一个“爹不关心,娘不疼爱”的孤儿。

幸好,姥姥把她带回了家,像掌上明珠一样疼爱,弥补了她缺失的爱。

为了让她的童年不缺少父爱和母爱。

姥姥把陈若琳过继给了自己儿子,也就是陈若琳的舅舅。

就这样,舅舅舅妈变成了爸爸妈妈,姥姥姥爷变成了爷爷奶奶。

幼年的陈若琳,身体虚弱,经常生病。

为了增强她的身体素质,舅舅和姥姥带着她去学体操。

但由于年纪太小,她没能学成。

在准备放学回家的时候,碰巧遇到了跳水教练高峰。

高峰见陈若琳的四肢特别修长,于是让她尝试跳水。

看到泳池中丝毫不胆怯的陈若琳,高峰称赞她是个好苗子。

就这样,她开启了为之奋斗半生的跳水生涯。

5岁那年,她跟着家人一起看了第八届全运会的比赛。

看到跳台上翻转身体的前辈,陈若琳的心中燃起了崇敬之情。

自那时起,她就梦想着想要成为冠军。

在进入儿童业余体校后,她小小的身躯迸发出了这个年龄段所没有的拼搏精神。

每天绕着400米的跑道跑步,就是她的常规训练。

她明白,想要增强体质就必须持续不断地锻炼。

渐渐地,她的身体不再虚弱多病,同时跳水技术也日益精湛。

很快,她成了少儿体校的一名短期代培生。

1999年初夏,她正为少儿跳水比赛做准备。

但不幸的是,她的右肘关节脱位了。

为了不影响比赛,她选择了忍受痛苦的“正骨术”。

看到疼得撕心裂肺的陈若琳,家人特别心疼。

还在考虑要不要就此让她放弃跳水。

陈若琳了解到家人的想法后,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证明了自己对跳水的热爱。

一个月后的跳水比赛,她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。

2000年,她正式加入省队。

只有8岁的陈若琳,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,她却已经在为自己的冠军梦想刻苦努力了。

在南京训练的那几年,姥姥常常到队里看望她。

但每次看到这个场景,都让姥姥心疼得难以承受。

倒立在墙边的陈若琳,豆大的汗珠像奶奶的泪水一样,一滴一滴砸在地上。

为了弥补外孙女的辛劳,姥姥会在训练的空闲时间带着陈若琳去吃她最喜欢的肯德基。

陈若琳路过后,直勾勾地盯着一家鞋店里的那双粉色运动鞋。

她知道外婆赚钱很辛苦,所以只是看了看,并没有向外婆要。

然而,姥姥又怎么会不理解小女孩的心思呢?

经过反复考虑,她决定购买这双鞋。

收到鞋子后,陈若琳像拿到水晶球一般激动。

姥姥说,只有出去比赛的时候她才舍得穿。

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,陈若琳于 2003 年的全国少儿跳水比赛中斩获了三枚金牌。

2004年,在全国跳水锦标赛上,她在十米跳台比赛中获得第五名。

赛场中的陈若琳表现得格外冷静。

这引起了周继红的注意。

同年,她被选为国家队的一员。

此刻,她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。

2006年,她和队友在澳大利亚的比赛中,一路战胜对手,晋级成功。

面对众多劲敌,当中有不少是奥运冠军纽贝里,她们丝毫不感到害怕。

凭借默契的配合和高超的技艺,他们一举夺得了双人十米跳台金牌。

这枚金牌,让她9年来的冠军梦想终于成真了。

之后的半年内,她在双人十米跳台项目上一直保持稳定的发挥。

2006年的世界杯上,她又一次赢得了该项目的冠军,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年轻的现役世界冠军。

2007年,她荣获了体育运动方面的荣誉奖章。

2008年,16岁的陈若琳第一次站上奥运会的赛场。

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,她展现出了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
在女子10米跳台比赛中,她化身为破局者,强势夺得冠军。

一举终结了中国跳水队在该项目上长达12年的无冠历史。

更令人惊叹的是,在同一届奥运会上,她 simultaneously 夺得了单人跳和双人跳的两枚金牌。

成为奥运史上首位实现这一壮举的跳台选手。

然而,在里约奥运会之前,她因为受伤去医院进行了检查。

却得知了“再跳下去,不排除有瘫痪的可能”。

这让她深受打击。

但为了再次实现参加奥运会的梦想,她向周继红表达了继续参赛的意愿。

在排除万难之后,她赢得了个人奥运第五金。

如果说郭晶晶是跳板上的女王,那么陈若琳就是跳台领域的无冕之王。

跳台上的陈若琳,宛如跳水界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
5 枚奥运金牌,22 个世界冠军。

承载了她在赛场上的诸多高光时刻。

也见证了她无数次的辛苦练习。

里约奥运会之后,她选择正式退役。

由于她的颈椎病使得她无法正常训练和比赛。

在退役之后,她获得了国际裁判员的身份。

2018年,她首次以裁判员身份出现在北京站的比赛现场。

2019 年,她通过了严格的跳水国际裁判考试。

2021年,以裁判身份再次登上奥运舞台,执裁跳水比赛。

在东京奥运会之后,成为跳水新星全红婵的主管教练。

在她功成名就的时候,曾经抛弃她的亲生父母又再次出现在她身旁。

在陈若琳为国争光、拼搏奋斗的岁月里,2008年,她的亲生父亲成勇金跟她见了两三次面。

那时的成勇金,已经患上了急性肾衰竭和肾周炎,多次接到医院发出的“病危通知书”。

为了不耽误女儿的比赛,他选择悄悄隐瞒自己的病情。

独自躺在病床上时,他经常偷偷地流泪。

儿子和前妻人在海外,女儿也经常四处参赛。

他担心自己见不到两个孩子最后一面。

对于女儿,他心里除了惦记,更多的是感到内疚。

好在,陈若琳并未因为父亲的放弃而痛恨他。

2016 年的里约奥运会,亲妈也前来给女儿加油。

虽然多年没有见面,不过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使陈若琳放下了执念,选择和母亲拥抱。

但相较于生而未养的亲生父母,陈若琳的舅舅舅妈才是她最亲近的亲人。

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后连线中,她动情地表示,能成为舅舅和舅妈的孩子,她感到非常幸福。

这份坚定的情感流露,体现了她对抚养自己长大的家人深深的感激之情。

从被命运遗弃的孤儿,成长为奥运赛场的耀眼明星。

陈若琳凭借坚韧不拔、勤奋努力以及对跳水事业的热爱,谱写了自己辉煌的篇章。

在面对生育之恩与养育之恩的艰难选择时,她坚守自己的内心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亲情的真正含义。

真正的亲情,从来都不是靠血缘来衡量的,而是通过真心和陪伴铸就而成。

发布于:辽宁省